暗夜的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文圭抬起头,看着父亲慈祥的面容和鬓角新增的白发,心中充记了感激和信心。他知道父亲为了供他读书,付出了很多辛劳,也明白父亲对他寄予了厚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不辜负父亲和先生的期望,将来光耀门楣,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考试当天,天还未亮,张文圭就已经起床。他简单地吃了些早饭,带上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和干粮,在父亲的陪通下,前往县城参加童生试。
考场设在县学里,气氛庄严肃穆。考生们来自县城及周边各个乡村,大多都是十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一个个神情紧张,摩拳擦掌,希望能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
张文圭找到自已的座位坐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随着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题目是《论语》中的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张文圭略加思索,便提笔写下,他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乐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数百字,将自已的理解阐述得淋漓尽致。
第二场考的是五经文,题目出自《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张文圭在文章中阐述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并结合历史上的事例,论证了只有以民为本,才能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题目是关于如何治理地方,发展农业的问题。张文圭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兴修水利、推广良种、减轻赋税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考场里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张文圭答完所有题目后,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起身交卷。走出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