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境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刻,林双鹤确实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对他的古玩底蕴完全认可。
不过,就算林双鹤认同杨龙的能力,认同杨龙的观点分析,但他并不认同这贴《上阳台帖》就是真迹。
只听他在接着说道:“杨先生,我虽然十分认可你的观点,我也希望这贴就是李白的真迹,但你的鉴解,并不能完全证明这贴就是李白的真迹!”
他指出:“此贴的纸张确实是唐代盛行的硬黄纸,但这也不一定就是李白的真迹,很可能是后人冒用李白之名,使用硬黄纸这也的老纸做旧,而造出来的。毕竟用老纸做旧,这是古代字画常用的造假手段。”
“宋徽宗等人的收藏印章也确认是真无疑,但这也只能证明这贴《上阳台帖》所作出来的时间,发生在北宋末年之前,而那时候距离李白的时代,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又经历五代兵乱,李白的真迹恐怕他们也未必就见得。”
“对于书法本身的见解,我是这么看的,在李白自被贺知章奉为谪仙人开始,便名冠当世,为一时所崇,且唐代并不同于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羸弱,剑多只是文人观赏配用之物,唐代文人大多允文允武,上马可治军,下马可安民,更有一腔报国开疆之心,便是放在宋朝,兼得豪迈、文采、书法、剑术四者之人,出名绝世者,就有苏轼、陆游、岳飞。”
“结合之前的纸张与收藏印章之证,我的看法是这帖《上阳台帖》,不一定是李白的原著,很有可能是一位在北宋末年之前,就崇拜李白又与李白一样有怀才不遇际遇的唐代文人,忧悲自身际遇,便临摹李白真迹写下了这帖《上阳台帖》。”
“毕竟,硬黄纸因为其透明性好,在唐代常作为临摹之纸也是常用之物,虽然这帖《上阳台帖》不是李白的真迹,但也是算得上是一件古仿古的旧物,不知杨先生,认为我这看法如何?”
“不对,这并非是临摹之帖!”
杨龙断然否定道,“这真是李白亲笔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