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红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在课堂上仍然是个虔诚而专注的信徒,除了语文数学这些必考课目,他更喜欢的是社会、思想政治、体育课,因为在这些课里老师会讲各式各样的故事,比语文课上的课文还长,还要丰富多彩,让他感觉外面的世界、过往的时代都是那么精彩。
偶尔还会有一两节音乐课,是学校的三位女老师教的。她们教孩子们唱歌,各种各样简单却动听的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蜗牛与黄鹂鸟,从老师的嘴里唱出来那么的动听悦耳,可起初在一群孩子嘴里唱起来时,却是那么难听,怎么也找不准调,花费好几节课才能唱得整齐而不走样。
期中考试,虽然多了不少的竞争对手,小波的学习成绩依然如故,名列前茅,让他在老师眼里还是那个聪明却调皮、贪玩的孩子,令人喜爱却又有时让人头疼。
学校的贫穷又是那么露骨,彻头彻尾,除了孩子们的奖状,学生甚至得不到任何奖励的学习用品,还需要帮助学校做一些杂务,比如准备食堂里烧的柴火。
食堂烧的柴火都从村里乡民手中经过讨价还价低价买的,但柴是一束束长条棍,又没有钱请人砍。于是每年劳动节,成了砍柴大会,老师召集全体学生一起劳动,高年级、力气大的男生家中自带柴刀,生一根一根劈断木材,短木棍七零八落地散落各处,其他学生帮忙把柴火堆在食堂和办公楼的墙根上,像凭空又多砌出了一道长长的墙基。
学生们的作文里也就时常把这件事当成素材,把那两个词,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用到令人生厌,不厌其烦。劈柴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几位身强力壮的老师会加入队伍,余者大多都在旁边鼓励,“用力砍,谁表现好,给他发奖状”。
他多了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也是他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李少华,他并不是那种和小波一样喜欢在课间疯玩的孩子。只是安静地坐着,不是看书就是一副严肃的沉思状,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是学习委员,是三好学生,是老师最倚重的班干部,而小波则相对顽劣,以致在每次老师的评语上总有,贪玩那么两个字,于是老师总把他安排去做劳动委员,带领一群同学打扫卫生,只为了能让他乖巧听话一点,可小波的天性却始终不改。
小波去问李少华,“为什么课间不去玩,那一天多没意思啊,”李少华说,“我刚有一个问题要思考,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你晓得么?”
小波哑然了,他搞不懂,却对李少华肃然起敬。
直到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问起李少华时,李少华说,“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能力报效社会,给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