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12年前,大洋国就有几个科学家,无意间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玩意儿可以作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据。所以圈内好多人都说,那两个发现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者,这几年就要成为诺物夺奖热门了。
那么这种观测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当时那一次,他们本来想观星,但观测之前要校准热辐射成像镜,所以把镜子对准宇宙中一片纯黑的地方空测一下,然后应该把空测结果校准为0因为理论上,对着宇宙中纯黑的点,那里应该就完全没有辐射了。
可是后来发现无论怎么校准,总有个3左右的误差,也就是零下270度的辐射,无论怎么看都有,他们灵机一动,想明白了:这东西,是哪怕宇宙中最黑的点,也有的辐射,是宇宙的背景。是宇宙大爆炸后、经过140亿年冷却留下的余温。”
听到这儿,李双叶已经有些似懂非懂,幸好她也算是半个理科学霸,才跟得上哥哥的思路。
她琢磨了一下,不解地反问:“既然那个东西已经被发现了,你现在就算再研究,也不是从无到有开创性的,只是修修补补提升一点精度,那也能很值钱吗?”
顾玩笑了:“当然,发现和定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固然是诺奖西奖级别的超级成果,可后续修修补补也很值钱。
因为那个3的数据其实是不准的,仅仅4年后的90年,当初发现那俩科学家,就把这个数据重新下调到28,扣掉了02,原因是他们发现当年第一次自以为宇宙中彻底纯黑的观测方向,并不是真正的纯黑。
随着天文望远镜和天文热像仪的精度进步,大家发现当年瞄准的点上其实还有不少超远超远的恒星、星系,那些天体辐射的热量累计起来,就有02,它们干扰了对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值。
所以,到了这一步,问题就简化了:大家要用天文热像仪,瞄着全宇宙每一个点,一个个测,说不定就能找到比目前发现的宇宙中最黑的点,还要再黑一点的位置。那样,我们就可以测得比28还低的值。
所以我说,这个的难度,跟观星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观星找的是宇宙中的亮点,而观测背景辐射,是要找宇宙中最暗的点。但是只要你有成果,你得到的意义要比发现新的星星重大百倍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