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自己这位“好”叔叔,朱由校打心底里有些厌恶。
与朱常洵的为人没有任何关联,朱由校厌恶他的原因是那郑贵妃,朱常洵是个什么人,与他朱由校何干?
当初的国本之争,朱由校虽然没有涉入进去,但对当时的情况还是略有了解的。
当时福王朱常洵的生母郑贵妃最得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喜爱,但郑贵妃生子晚,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孝靖皇后王氏原为慈宁宫宫中的一名宫女,有一日朱常洛去慈宁宫给李太后请安时,一时兴起临幸了她,后诞下一子,便是朱常洛。
母以子贵,但朱常洛出身卑微,自是不受待见,明神宗朱翊钧对这个儿子并不喜爱,经常冷落与他,在大臣面前多加指责,骂其无能,捎带着年幼的朱由校一并不受喜爱。
明神宗朱翊钧想立他最宠爱的郑贵妃的第二子,也就是现在的福恭王朱常洵为太子,但当年朱元璋曾立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当时的皇后无子,朱常洛这个长子便成了太子的唯一人选,再加上太后,皇后和朝臣的支持,明神宗拖到明光宗十九岁时才立了朱常洛为太子,将朱常洵封为福王,属地洛阳。
这也是所谓的国本之争,而国本之争后,引发的便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
梃击案幕后主使是谁,到现在也不得而知,是鬼迷心窍剑走偏锋的郑贵妃,还是贼喊捉贼的明光宗朱常洛,一直都没有定论。
但借此,朱由校也看清了他这位所谓的祖母,实乃蛇蝎心肠,但奈何对方毕竟是长辈,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做什么,自己自然也不能,否则便是乱了规矩,所以朱由校登基后,也只是将郑贵妃发入了冷宫,长年不去拜见一次,自此郑贵妃便失了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