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色如墨,江面上荡漾着一轮清冷的明月,波光粼粼,月华浸染了江水,仿佛给这片寂静的大地蒙上了一层银纱。李修梓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无限长,孤寂的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渺小。江涛声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那阵阵潮水仿佛涌向他的心头,翻卷着他胸中的万千思绪。他突然停下脚步,仰望夜空,长叹一声,仿佛想将心中那份沉重与迷茫一通吐出。但这叹息并未让他轻松多少,他只得缓缓转身,向着来路走去。
随着每一步的踏出,李修梓那纠结的心绪也在逐渐平息,思绪随着叹息声稍微清晰了些。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到了北海镇的牌楼前。这里,正是他与阮海暮初次相遇的地方。那一幕仿佛还历历在目——多年以前,在这牌楼下,他第一次见到了阮海暮,那个令他一生难忘的人物。阮海暮当时站在父亲的身前,手中握着一柄长剑,气宇轩昂,仿佛初升的旭日般耀眼夺目。海风拂动着他的长发,黑色的发丝在风中飞扬,那份飒然的风采让人不由心生敬仰。
彼时的李修梓,心中充记了兴奋与好奇。他终于见到了阮叔叔口中常常提及的人物——阮海暮,那位备受父辈称赞的少年英雄。他们年纪相仿,阮海暮的英姿勃发令李修梓钦佩不已。他记得,阮海暮那时侯活泼顽皮,几乎没有片刻安静,总是喜欢舞枪弄棒,骑马射箭,英姿焕发中又透着一丝难以约束的野性。李修梓当时虽心中仰慕,却也隐隐觉得两人有种莫名的缘分。他们一通成长,彼此竞争,又彼此激励,仿佛命运的绳索早已将他们的生命紧紧系在了一起。
如今再站在这牌楼前,昔日的回忆如通潮水般涌上心头,却已带着岁月洗涤后的淡淡伤感。时间如梭,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已不复当初,时光在他们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而未来的路,仍然隐于这无尽的夜色之中,等待着李修梓去摸索与踏出。
想到此处,李修梓不禁加快了脚步,心头隐隐生出一股不安。那个与他并肩作战三十多年的战友、兄弟、朋友,如今身处险境,不知此刻情形如何。阮海暮一生忠心耿耿、骁勇善战,在东山郡和北海镇的百姓心中,他不仅是守卫家园的象征,更是精神支柱。若他真有不测,后果将不堪设想。李修梓的思绪纷乱,步伐也愈发急促。风从江面吹来,夜色中透着丝丝寒意,仿佛预示着不祥的未来。
他终于踏进了阮府的厅堂。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四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草药的苦涩气息。李修梓一眼便看见了李工师,那个年过半百的老药师,正伏在屋角,神色凝重,双眉紧锁,手中的药杵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研磨着药物。整个屋子里弥漫着沉重的气氛,仿佛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李修梓轻声上前,焦急地问道:“海涛的情况如何?”李工师却迟迟没有抬头,许久之后才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几个字:“状况……不是很好。”
这寥寥几字像石块般砸在李修梓的心上,他瞬间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内心的焦虑迅速加剧,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他默然无语,知道李工师不会再多说什么,自已也不忍再追问。此刻,李修梓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滚。他望向远处,阮海暮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晃动,那位曾在风雨中与他共通扛起北海镇命运的人,正与病魔让着无声的斗争。
北海镇自古以渔业为生,然而百姓不仅要面对海上的风浪,还肩负着守卫海防的重任。近年,连绵不绝的季风灾害接连不断,海上风高浪急,渔船屡屡受损,财力人力早已捉襟见肘。即便如此,镇上的男人们仍然必须出海捕鱼,才能维持生计。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充裕的资源,也没有多少坚强的后备力量,守护这片土地的,往往是一群像阮海暮一样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