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进入正题前,先说说大竹与大足的取名由来。
一、大竹(四川达州市大竹县)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分宕渠县东部设大竹县,县城在今渠县汉碑乡沈府君阙南一里处(燕家场),属蓬州。
武则天“点大竹”,亲自给大竹取名的故事:
公元700年,武则天高寿77岁,亲临帝位10周年,朝廷计划大庆一下。新设“大竹县”,就是作为一件贺喜的“礼物”而送给武则天的。
“大竹县”刚开始拟定的名称是“大祝”,但是朝廷讨论没有通过,一是因为“文士看山不喜平”,“大祝”之名一看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二是“祝”可以被理解为中国的火神“祝融”,有“引火烧身”不吉之义。
商讨下来,拟名为“大足县”,意在武则天领导下,全国“大丰大足”。
当朝廷把“大足县”方案以非常正式的请示报告送呈给武则天时,武则天并没有通过。武则天以巴蜀之域的通州、开州、万州、夔州、渠州、篷州等地,有一种历史非常悠久、非常流行的民歌——《竹枝词》,而史书记载“周武王伐纣之牧野之战,巴师勇锐,踏木牙,唱竹枝,歌舞以凌人”
,定新设县之名为大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