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人该不该有所畏”
用后世的理解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句话作狭义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作广义的理解,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指一个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么可畏惧的,那就不一定妥当了.试想,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岂不是连走私贩毒,杀人越货,铤而走险都不怕了吗
那我们拿这个人可真是难办了!
所以,一个人总不是要有所畏才好.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所要求我们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三大方面的问题:天命关于信仰,大人关于社会规范,圣人之言关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皈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行,无视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
这大概就是有所畏的哲学,有所畏的辩证法吧
后世之人大多天不怕地不怕,无所谓惧,也不知所谓。
用自己马后炮的思想,去评价古人。如果,设身处地去做。当你置身当时,无文化,不知过去未来。你又能做到哪一步,后世的一些教授,说岳飞,冉闵都不算民族英雄。
我就想说了,你算什么?有什么资格评价!别看后世科技发达,好像人类进化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