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羽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风看了看艨艟建造进程,又对众人一番勉励之后,这才同杨山从船坞离开。
二人离开船坞便径直去往袁宜住处,路上对杨山一番询问之下,南风也是初步了解到目前东汉瓷器制造水平以及发展。
东汉中晚期,瓷器烧制从原始瓷的蹒跚学步,到东汉时期的南青北白,瓷器烧制水平也是逐步成熟,并且伴随着制瓷技术的播撒张扬,一个颇具规模的瓷窑体系迅捷在宁绍地区形成,其伟岸雄风一直接续到北宋,它就是人们普遍所称的越窑。
南风看着眼前精壮的汉子问道:“袁宜,若由你主持一方窑口,你可能为某烧制出精美瓷器供领地使用且批量生产外销?”
袁宜信心满满道:“主公无需担忧,非某自夸,某烧制瓷器少有失败,尤擅青瓷,胎质细腻,釉色青绿泽润,胎釉结合致密,已完全看不到任何原始青瓷的特征了。”
南风闻言道:“好,某便许你一座瓷窑,等你为某烧制精美瓷器。”
袁宜闻言大喜,对着南风就是一阵感激。
袁宜这个人,在三国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只是知者甚少。
袁宜,会稽郡上虞人,吴国制瓷名匠。
1945年,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赵士岗发现吴赵士冈墓,出土的青瓷虎子,器身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字。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瓷器款识,十三个字,集纪年、烧制地点和窑工姓名为一体,是当时存在瓷业“官窑”的重要依据。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赤乌十四年是公元251年。由此可见,师袁宜,是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人,制瓷名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