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垣夕很想说——这样的人才能给小康多来几个吗?当然,这肯定不行,他自己也不会干的,因为创企有几种境界。
第一种是欢迎投资人作为执行董事进入公司的,也就是投资人直接参与公司日常业务,形成深度捆绑。这样的好处是公司经营遇到困难了,比如极端条件下,公司创始人或者重要成员被抓了,都不怕,投资人可以快速调集自己的人力资源把对应岗位填补上,不影响公司运转。至于正常情况下向投资人索要资源,因为信息透明,所以也比较容易沟通。
第二种是接受CFO的,把CFO这个比较重要的岗位交给银团代表,使得银团能够直接掌握公司的财务数据,但不开放普通业务岗位。这样的好处是取信于投资银团,坏处是仍然开放了公司信息,只不过开放的没有第一种那么透彻。
小康名义上也是这样,但实际上是楚垣夕确实需要袁苜进来帮他做融资,需要一个信得过的金融民工,而不是为了释放自身财务数据给银团以达到取信的目的。所以袁苜不是在募资之后进入小康,而是成立之初就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进入的。当然在郑德或者其它投资者看来这里似乎没什么区别。
第三种是完全不开放任何岗位给投资人。这种情况多见于上市公司,已经IPO之后。初创企业如果十分强力其实也不是不可以,雷布斯创建小米,杰克马创建阿里,都是如此。楚垣夕当初本来也没想让投资者进入,只是刚好创建小康的时候发现袁苜确实合适。
这样的处置的前提是公司必须足够强,不需要投资人额外的扶持也能走在正轨上。坏处就是想要额外的资源时就没那么容易聊了。
现在如果他请求徐欣给小康里边塞人,那就成为了变相的第一种,但楚垣夕心目中本来小康是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的,而且因为袁苜的关系还方便要资源。
这种状态非常好,他没有十分动心的利益绝对不想打破。创业这件事情即包含了创业者与投资者和衷共济共同对付市场对付竞品的努力,也包含着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互相筹划和制约。小康现在还没有任何类似的迹象,但是信息永远都是最为宝贵的,楚垣夕释放过多的信息会造成信息不对称,把自己置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远远无法用几个人才的引进这种程度的好处来弥补。
但是,徐欣给甘新买菜派人,甚至多派俩人,他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这不触及他的核心利益。
只听徐欣说:“这人叫胡斌,我干脆跟你好好唠唠生鲜吧。首先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误区,就是所谓生鲜基地直采只是到产地去采购,距离水果蔬菜刚从地里收上来,最少还差两道手,所以远不如拼多多让把物流直接搬到地头,直接跟农民交易,穿透这两道手续。生鲜的特点是每多过一道手,就要加一次价,同时也要变得更加不新鲜,你晓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