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第3/10页)
元毅辰沈怀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娘娘?您怎么来了咳,合该嫔妾去拜见您的,这不合规矩呀。」我吓一跳,赶紧从塌上爬起来。
「坐坐坐坐!你这孩子素来硬朗的,怎么折腾成这般模样?」太后一脸痛惜,伸手把我摁下去。我俩相对无言,半晌无话。
说实在的,我私心里对太后颇有些怨言。我打小养在太皇太后身边,可太皇太后毕竟年纪大了,许多事情不能亲自教导,都是那时身为皇后的太后亲力亲为。算来我也是太后眼瞅着长大,很是有些情分;我初当太子妃时生怕行差踏错,也是太后明里暗里指导。我晓得她对我这个儿媳还是满意的,可她儿子硬要以妾为妻时,我并没有看到她有什么强烈的表示。我朝素以孝治天下,若太后一定不同意周氏为后,皇帝也无可奈何。
不过太后也有她的难处。郑履珩实非太后亲子,而是一位宫人所生,七岁才被记在太后名下。因着这一层郑履珩嫡子身份颇有些不正,先帝当年立太子时也是犹豫了许久。
而我爹爹站队鲜明的力挺成为先帝拍板的直接原因。
我还记得爹爹入宫时与我说:「玫儿,天底下旁的都不用管,惟有嫡庶礼法不能废。淑妃所生长子绝不能立,嫡庶不分则得位不正,天子不正则汉室危矣。」
我茫然点头,心里只有郑履珩满月夜偷带我跑出去看湖景时别在我头上的凌霄花儿。
打小我就知道,我们萧家是世代事君的忠臣。我爹爹和大哥都战死沙场,二哥官至中书令,三哥则依然镇守边关;便是并不那般出色的四哥,也在兵部武选司里兢兢业业。我是萧家这一代唯一的姑娘,从出生起就是要侍奉内闱的。甚至等我八岁被以准太子妃之名接入宫中时,太子还没定呢。
而我选择郑履珩,并非因为他是嫡子,而是因为,我曾糊涂觉得青梅竹马的情谊值得托以终生。
我和郑履珩年纪差不多。我入宫时他也才被太后认在名下。我在苦瓜着脸背宫规女诫,他也在绞尽脑汁啃四书五经。那时候在太皇太后宫里碰面是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互相抱怨师傅的严厉,宫规的严苛。大人们出于各自的计较对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时候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