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老师紧缺这个问题,余泽海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来。
只不过。
余泽海此次返乡归来,可是身兼重任的,他要在村里发展特色经济,并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虽说培养村里娃子的教育问题也是每一位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唉……这件事只能先纳入到筹划之中了,自己的计划只能一步一步走,太快会容易扯到蛋。”余泽海在心里低喃着。
学校在村子的最东头,余泽海的童年生活,多半就是在那里度过的。乡村小学还没有普及学龄前儿童教育,也就是幼儿园。所以,家长通常会主动将学龄儿童送到学校,一个学年结束后,若是娃子的学习成绩能跟得上教学节奏,来年就升二年级;若是跟不上,那么就继续复读一年级。
通过那些娃子们知道,在学校以前的那三位老教师中,十七爷和李老师因为年龄太大都已经光荣退休了,只有根子叔继续留下来兼任着校长,同时还有师范学院支教而来的两个女孩子。村里的教学条件的确艰苦了点,而且每个月的工资也非常低廉,但是村里对待这两个女老师都十分的要好,尤其是自家丰收的粮油蔬菜等更是敞开了供应。
余泽海这些年一直很少回来,而且每每都是节假日,所以也就没有机会见到那两个女孩子,但是,他的心里却是十分感激的。
有过以前发生的先例,村里对待那些“发配”下来的支教老师始终持以谨慎的态度。但是两个女孩子却能在村里坚持近两年的教学,已经充分证明了她们自己,也因此获得了余家坳村的友谊。
要知道,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那些条件艰苦的贫困山区玩儿什么支教的。每一年,都有着无数的大学生怀着满腔热血奔赴祖国各地,但是在这些人当中,怀着镀金、猎奇的不在少数,而真正能够沉淀下来,决心为贫困山区中孩子们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为了支援国家发展的却少之又少。
看着眼前排成一排的泥墙黑瓦房子,以及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小操场,余泽海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勾勒出学校内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