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第2/6页)
王振樊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白杜甫等人难道缺乏对家国的忧虑,缺乏诗文的才情么?但为何他们在盛唐的大熔炉下无法出头?
没有参加科举的李白“仰天大笑”入宫墙,“醉酒弃市”出长安,自此以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参加过科举的杜甫也屡试不中,辗转权贵之门却落得茅屋秋风凄苦半生。
他们却然是不适合做官的。
因为不肯屈服于现实的腐朽,因为心中尚存大义,因为心中仍有广厦千万间。
濒临崩塌的盛唐早在李隆基斩杀言官沉溺于吹捧中自绝后路时,就不再需要“贤明”的官员了。
与之相比,宋时的科举制度却几乎相当于吊打唐。
哪怕仍然避免不了需要辗转于权贵,但至少考卷上的名字被“糊”上了,在细节上也更为考究。
譬如誊抄卷子避免字迹影响考官判决,譬如考官实行流通制考前临时指定,譬如禁止科举士子以某某门生自居,入仕者皆为“天子门生”等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科举这一制度变得更为“公平”,给了天下的寒门学子一条真正的登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