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曾仕湖看见两个学生拿着碗准备去食堂打饭,看见他在搬柴火后却不去排队,在那里小声的议论着。
“如果只是文化分曾仕湖是全县第一,只是他体育分足足比人家低了七分,所以总分变成了第三,听老师说咱们学校出过的唯一清华生,7年前林村的林振扬当年都没他厉害,本以为他会是第二个……”接着又大声朝曾仕湖叫“仕湖,你在这里呀,好久没见你了。”
曾仕湖一看,原来是他98届的同学孟公明,可能是孟公明见那两个同学谈论当年曾仕湖的“光辉”事迹说得不够完整,说两句帮他们补充……
“公明,是你呀!”还看见当年的同班同学,曾仕湖挺高兴,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也大声的跟孟公明打着招呼,接着说:“你怎么还在复读啊?初五了哦,准备当范进呀?”
孟公明在跟曾仕湖同班时两人关系就挺好的,孟公明是“镇郊”人。离镇上只几公里,在学校也是有条鄙视链的:镇上人看不起镇郊人,镇郊人看不起林村等各大队人,林村等各大队人看不起山里的少数民族瑶人……
但是曾仕湖却似乎没受过什么鄙视,因为他的成绩弥补了这一切。包括他的“非镇”户籍,贫困的家庭,打补丁的裤子……
而孟公明好像对成绩好的同学有种天然的崇拜一样,他喜欢跟曾仕湖玩。因为他家庭经济要比曾仕湖好上蛮多,也经常请曾仕湖吃点开口枣、大油饼、沙琪玛等能吃饱的零食。曾仕湖也来者不拒,这倒不能怪曾仕湖好吃贪小便宜,因为学校的伙食实在是差,而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们肚子里都严重缺油水,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又冷又饿,所以有人请自然不会拒绝。当然,曾仕湖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孟公明有什么“难题”都会问曾仕湖,而曾仕湖也每次都耐心讲解。但是天赋这东西是实在没办法强求的,一般的题目还好,特别多弯弯绕绕高难度题目曾仕湖怎么讲他都不懂,那也只能给他抄……
“没办法呀,去年复读完没考上,我就不想复读了,多丢人啊,考不上就考不上了,难道还要读到老。但是我姐一定要我再复读一年,说考上个县城二中都好,哪怕以后考个大专也行,他说现在没文化在外面打工很难的。仕湖啊,要是我有你一半的天赋都好了,一样的脑袋,你的就那么开窍。但是你的开窍想读却没得读,我的脑袋不开窍不想读却偏要被逼着读。如果今年还是二中都还考不上,我就去柳州跟我姐学美发。”孟公明笑着回答道。
孟公明的家庭情况曾仕湖是了解的,他老爸也是好酒好赌不怎么管事。但好在他有个姐,比他大6岁,十几岁就跑去柳州,现在在柳州自己开美发店,挺有钱的,所以逼着孟公明读书倒也正常。
“哇!‘状元’也来卖柴火啊,这可是稀罕事了,看来穷人始终还是穷人啊,成绩好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