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1-12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自己喝完的饮料,撒泡尿在里面,拿给小他两到三岁的曾仕湖,说一瓶饮料自己只喝了两口,给曾仕湖喝……
当然,随着曾仕宝年龄的逐渐长大,各种性格上的“劣迹”也逐渐展现出来了,曾则起也意识到教育方法可能有点不对劲,想纠正的时候,已经“心有余力不足了。”
还好,虽然曾仕宝人性格比较滑,但好在人也长得一表人才,牛高马大,油嘴滑舌,能言善辩。在15-16岁的时候就出去广东某海边开发区打渔去了。其时曾仕湖等人还在上初中呢。
按理说,当年去打渔(包括今天)可是个技术工种,工资很高,而曾仕宝在这方面又学习能力极强,去那里打渔一两年时间,就把如何驶船,如何看海流,如何看风向,如何看鱼群,如何撒网,如何收网等等一系列的鱼民技巧学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工资也从原来的固定工资变成了和雇请他的东家分成。
这可不得了,因为打渔的渔民们,哪怕只一条两个人的小船,运气好的时候一天收获个1000-2000元是正常的,那曾仕宝分到手的都可以有300-600元一天,而且吃住都是东家的,所以曾仕宝每次打电话回来都说很好赚钱倒真不是吹牛,据跟他一起去过那里的表弟说,那时侯他们每个月都可以拿3000-4000,好的时候甚至5000-6000。(2000年前后)
不过工资再高对家里来说也没用,用曾则起的话说是家里从来都见不到他的一分钱,不但钱见不到,连人都极少回家,偶尔回家也不是过节过年时候,来去匆匆。
至于钱怎么花掉的,当年的某国为了消灭抗日军民有所谓的“三光政策”,估计他为了消灭自己的钱财,多了一光,四光政策吧:“吃光、用光、赌光、嫖光。”
但曾仕宝可能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他没省下钱,还是钱赚得太少了,你看香港电影里面那些什么大老板,那个不是身光劲靓,美女如云,花钱如流水;又有那个因为花钱如流水变穷的,没剩下钱的原因并非钱花多了,而是赚钱少了。
至于那些电影里的大老板怎么赚钱的,他也搞不清楚。但他却知道自己该怎么才能赚到更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