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尾狐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戚炽被楚阑这种角色刺死,这样的耻辱是不能向外张扬的。驿里,所有的太监和侍女都被灭了口,还有当初把楚阑引见给姜戚炽的人也被拖累,直接杖毙。
活着的人中都是效忠姜国皇室,效忠姜戚炽的。下午时,楚阑的资料已经被送到姜戚炽的亲信手里。这些资料都是姜国驻扎在北烈国的探子查到的。这些探子隐藏极深,他们渗透不了北烈国皇宫,但若是查个清倌儿之类的,那是菜一碟。
众人一看,楚阑,家贫,幼年极为坎坷,几经波折被卖入楚风馆。后来便在馆主的调教下开始接客,成为楚风馆里翘楚,平日里喜欢书画、弹琴,并无其他的特殊的爱好。
单是从这些看来,这楚阑和太子无冤无仇,楚阑这般豁出命的杀太子也只能是受幕后的人指使了。几个亲信怀着疑惑又继续看下去。
楚阑父母也都生活在北烈国,都是老实分的庄稼人。而楚阑的叔伯婶娘是做买卖的生意人,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而再追溯上去便是楚阑的祖父祖母了。虽然楚阑的祖父祖母都声称他们是北烈国,但探子查来的消息得知楚阑的这祖父祖母根不是北烈国人,而是东楚国人。当年东楚国发生战乱,楚阑的祖父祖母便逃到北烈国,在北烈国扎了根。这之后担心北烈国人会排外,就渐渐的对外声称他们也是北烈国人。后来时间一长,他们周围的人便淡忘了他们是东楚国人的身份,只当他们一家是北烈国人。
东楚国人的身份触到某些人的神经,让人不自觉的就往东楚国宗政凉尉身上怀疑。
众人又往下翻资料,后面写的都是楚阑这些日子和谁见过面、每天又都做了什么事的记录。不过有一条记录上写着楚阑要和太子回姜国的前几天舍近求远的去了会国馆附近的裁缝铺。但最后并没有在那间裁缝铺里买到什么称心的衣料。
会国馆,东楚国的摄政王宗政凉尉他们可住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