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梦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宗低头又看了一遍,拿着手中抒情小赋。回想起数年前袁天罡曾经话语,那时太宗曾经让袁天罡为自己的儿子们算过命,问他,朕的儿子中,谁最有资质,继承皇位。而他当时,想也没想,就推荐三皇子李恪。那时自己听后,便恼怒。太子早已立,想来问他,应该夸赞太子才是。他倒是实诚,没一点恭维之意。全力推荐三皇子李恪为太子更好,他明知李恪不是嫡子,无权继位,而且其身份血脉特殊,却在自己面前力保李恪为储君之选。
“微臣也只是观看天象所得,微臣知道皇上忌讳三皇子一半的前朝血统,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朝的江山如果想长治久安,更为长远。就必须选择一位具有杨氏一族血脉的人来继承,否则大唐必遭劫难,由盛转衰。三皇子聪慧沉稳,身兼隋唐两代的血统,天下都会信服。也会让大唐更为长久,继汉室之荣耀。”袁天罡的话,在太宗耳边响起。太宗当时以为,是杨妃暗地里搞的鬼,可如今看来,并非如此,他曾经的预言,如今一一对应。而杨妃算是后宫中,最安分守己的妃子,别说诱导袁天罡在自个面前游说,她自个都不曾提过半句提升自己嫔位的话。想来自己当年,是真的错怪他了。
想起当年责骂于他,让他在嫡子中挑选,他之后才推荐了稚奴。他说过,嫡子中,可继承皇位的人,只有他一人。当初觉得他荒谬,而如今,却已变为现实。而当年自己,也正是因为自个多疑忌讳此事,怕恪儿有夺嫡之心,早早将年幼的他,送到宫外历练,远离朝野。导致无人举荐,外加上历代规矩与血统关系,朝臣也无人为他说话。这也恰恰说明,他向来安分守己,并无笼络朝臣,篡权夺嫡之心。
太宗将手中纸张平铺与桌面,回想起李恪加冠之年,自己亲自出席加冠礼的日子。那日恪儿为自己取字,“儿臣字为德,李为德。父皇教育儿臣,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可因为地位身份膨胀,不要为无度的欲望所累所害。儿臣谨记,老子曰‘见欲又止为德。’儿臣以此为字,时刻铭记。”
“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他,做到了。”太宗说着,恪儿是皇子中与自己最像的,而选择,与自己截然相反。“他选择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真好。”
如今自己找理由将恪儿留在京城,是担心稚嫩无能吗?难道朕,又错了?
太宗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太多思量,听从大臣意见,仓皇中立李治为太子。可如今,该如何是好。看着年幼无知的稚奴,想换太子的心思,反而更加浓烈。
朝中变故,太宗忧郁难眠,大臣建议,为皇上选秀。
选秀之时,太宗特为太子选了几位,送至东宫。想起李恪,他总算是开窍,接触女色,可如今萧潇有孕,可偏偏要为她父皇守孝三年。想来想去,还是多填子嗣才是,又挑了几位,送至吴王府内。
凌夜见此,完全摸不清头脑,禀告吴王殿下,前来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