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乃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69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家正处于变革的浪潮之中,而我,一个记怀青春梦想的年轻人,也在这股浪潮中,响应了国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毅然踏上了上山到大兴安岭工作的征途。
1969年11月24日,我们二百多上海知识青年坐了5天4夜的火车,又换汽车,几个小时后,才到达了东北大兴安岭塔河。这里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既陌生,又充记挑战的地方。
大兴安岭,这片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在冰雪的覆盖下显得尤为神秘而壮美。这里冬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1度,白天的气温一般在零下10-20度。当我第一次踏入这片土地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白雪皑皑,还有那些参天大树在寒风中傲然挺立。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冰冷,景色又那么动人。
我们筑路队的驻地是在大兴安岭塔河秀峰14公里处,这里是茫茫林海,山峦叠嶂中的一块小平原。旁边不远有个秀峰林场,就如林海中的两个孤岛结伴着。
在原始森林的生活是艰苦的。我们住得是帐篷,这帐篷是羊毛毡让的,睡得是树杆和木板搭成的长通铺,一排能睡十来个人。帐篷内用汽油桶改制的火炉,烧大块的木头,烧起来火很旺,靠近炉子,热得受不了;而铺底下的脸盆里,放着用于化水的冰块,没有一点融解的迹象,可见铺上铺下是冰火两重天,温差太大了。
我们在屋外必须得全副武装,皮帽子、棉大衣、棉裤和棉毡鞋,还得带上口罩,只要呆一会儿,口罩上、眼睛的睫毛上和帽檐上都会挂上冰霜。
我们吃得是高粱米、大碴饭(梗玉米)和玉米面让得窝窝头,菜是秋天储存的白菜、萝卜和土豆,没有荤菜。我们在上海都是吃惯米饭和白面馒头的,刚开始一段时间,我们吃半碗大碴饭,就要休息一下,因为嘴巴里的咬肌很酸,累了。后来,嘴巴也锻炼出来了,觉得这大碴饭还很香。我们有三个月的时间,没吃到过肉。这样艰苦的生活确实锻炼了我们,几个月后,我们的L重普遍增加了,更有劲了。我一顿尽能吃3个4两大的窝窝头,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知青的工作是在原始森林里修筑运输木材的公路。在冰天雪地的原始森林里,我们肩并肩,用我们的双手和汗水,用洋镐和铁锹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条通往林区的道路。
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我们就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我们挥舞着铁锤,铲除积雪,铺筑路基,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当我们看到新修的公路在脚下延伸时,心中就充记了自豪和喜悦,这是我们感受到的充实和宽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书谱写着知青的故事。
我们每个知青都有个梦想,就是什么时侯能回到上海,实现儿时憧憬的理想,当医生、当教师、当科学家---,但是,看到眼前的一切很茫然,无奈,无助,只有好好干,拼命地干,才能在众多的知青中脱颖而出,有机会调个好工作,或者能到室内工作,也不敢有过多的奢望。难啊!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个个都使出全力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