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败意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由外人看来,这夫子必然是相当傲慢的。
但石牛镇既无珍宝名产,历史上又无将相之才,只听得百年前出过一鼎世墨玉,方约三寸,遇水即化,香如冬梅,百里可闻,曾引来得无数文人骚客争相前来,倒也风光了一时,这也是墨香巷的由来。
然而随着墨玉的流失,文人也随之而去,尘归尘,土归土,大风过后,石牛镇依旧是原先那个宛如被遗忘的角落般的穷乡僻壤。
而像许多通样的地方连个识字之人都不见得有,更别说的称得上夫子的人了。所谓腹中若无三车书,安敢教人称夫子。方圆百里也仅有这一家私塾而已。
堂下一众少年,近三四十人,年龄大多八至二八之间。在一乡镇有如此多的人来上学并且还是在通一所学堂,这在其它地方也是少见的。石牛镇大部分人衣食无忧,非钟灵毓秀之所,也非人杰辈出之地。
既然到现在也没出过什么名扬天下的大将,这不恰恰说明了石牛镇风水不尚武。习武之路走不通,说不定祖辈的福荫都拜在文曲星上了。正好又有夫子来开设了私塾,高门大户自然盼着子孙后代能多多读书,成为记腹经纶的士人,方有机会入得王侯之眼,谋取相位大夫之职,以待大展宏图,光耀门楣。
其他人看着村中有威望的老人都纷纷将族中子弟送进私塾,既不缺吃喝劳力,稚子在家中也是顽劣,也就效仿起来,送去私塾有人代为管教,反倒省去不少心力。
虽然也有上了一两天学就觉的读书无趣、夫子之言晦涩难懂从此不愿再来之人:但也有因此大受脾益,只觉世间万般奇妙之事,自然变化之理尽在书中之人,所以才三年,这家私塾就已户限为穿,座无虚席。
这时,一相较通村之人略显瘦弱的少年站起作揖,脸色恭恭道,“先生所问,学生略有所知,愿让薄见。学生曾在《九州异地志》中看到,传言在三千年前,天下共治时期,有天怒之雨,地愤之洪,席卷九州,水龙八万里,噬人无数。禹圣感万民之哀,南下治水,我们吴郡多崇山峻岭,正是水患源头之一。
禹圣来到此地后,发现有恶蛟作祟,与之搏斗三夜,斩其头颅,铸成大鼎,抽其龙筋,作定江铁。蛟龙尸身长20丈,死后化为独角山,堵住了幽门关,使洪水东流,才让南岸以外百里免于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