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5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绝处现生机
昔日歌舞升平,喧哗鼎沸的大都会洛阳城已面貌全非。人们已经看不到店铺商贾吆喝,茶房老叟唠嗑,歌馆丝竹声声,舞楼长袖飘绸的繁华景象。举目望去,俨然就像是走进人间地狱。街道上,血迹斑斑,衣物乱扔,老妇哀嚎,小儿哭泣;散落的珠宝首饰、黄金白银没人捡,到处是争抢食物的饥民。不远处,几个百姓正在一棵杨树上剥树皮。树上一大群乌鸦哇、哇、哇地叫个不停。大树旁边有气无力冒烟的锅中,有小孩头骨在浮动。沿街到处是伤亡军士和百姓尸体,几个军士抬着死尸往车上扔。街头的角落,活着的老百姓骨瘦如柴,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恰似走肉行尸,一双双呆滞的目光毫无生气地望着从身边跑过,呼喊着救兵来了的探马。
探马跑过街道,穿过洛阳皇宫大门,又沿着高高向上延伸的洛阳皇宫的石级快速往上奔跑,口中不停高喊:救兵来了,救兵来了,救兵来了……
洛阳皇宫,殿阁峥嵘,肃穆庄严。尽管经战火的长期困扰,但仍不失雍容华贵的风采。隋朝虽然大权僭落王世充之手,然而那坐落在汉白玉垒台上的大殿依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举目望去,红砖碧瓦,檐牙高啄,宝顶擎天,雕龙蛰伏。巍峨壮丽的皇宫,并非因江山易主而黯然失色;除了大殿正面顶上巨幅横匾的国号由隋改为郑的区别外,其它一切照旧,仿佛依然在向人们炫耀大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一统江山的雄风。正所谓: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斜着往上延伸的皇宫大殿通道石级两边,卫戍士卒持槊而立。看到迎面跑来高喊救兵来了的探马,他们没有拦阻,任其狂奔而过。
城墙上,听到救兵来了这一天大的喜讯,守卫的士兵跟着探马的呼喊声一齐高呼起来:救兵来了,救兵了……呼喊声扩散开去,愈来愈大,片刻之间,整个洛阳城都响起了救兵来了的欢呼声。
洛阳王宫大门。探马疾步迈向门坎时,被高门坎绊倒,扑倒在地时,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他顽强地爬起来,迈着艰难的步子跌跌撞撞继续向前跑,口里依然不停的喊:救兵来了,救兵来了,救兵来了……
宫殿内,龙凤绕柱,画栋雕梁,彩屏跃雀,鹤兽呈祥。更有那檀香缕缕沁人肺腑,琴瑟靡靡余音绕梁。
大殿正前方几节阶梯上面,头戴王冠,头发卷曲、满脸络腮红毛,体魄健壮的郑王王世充高坐龙椅上,玻璃球般的蓝眼睛目光逼人,使人一看就觉得这个人善于思考,智慧非同一般,是个权力意识强烈,有极强号召力的人。他看见探马高喊着救兵来了……跌跌撞撞跑来,心里一喜,知道大事成了。平时一贯持重,善于在群臣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被下属揣测内心、乘虚而入的他,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阴沉的面容顿时有了活力。他急促地离开龙椅,为防绊倒,顾不得君王的仪表,竟拽起拖在地上还不太习惯穿着行走的龙袍,迈着快步跨下台阶,急不可耐地倾着身子等待探马临近禀报军情。
王世充本姓支,具有西域突厥人血统。其祖支颓耨,从西域迁居陕西临潼,因母改嫁霸城人王粲,故改姓王。王世充儿时家境不好,经常受人欺负,故勤奋好学,希望将来出人头地。喜好历史,精于兵法,通晓法律。隋文帝时,为左翊卫,以军功拜兵部员外郎,后升迁苏扬州丞,兼领江都宫监。他窥测隋炀帝杨广颜色,阿谀逢迎,获得隋炀帝宠信,背地里勾结豪强,收买人心。杨玄感反隋时,朱燮于江南起兵响应,王世充募江都万余人破之。齐郡农民义军孟让率十万众至盱眙,王世充又设计袭破之。616迁江都通守,镇压河北格谦余部及南阳卢明月。次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进逼东都。隋炀帝命王世充为将军,统率诸军十余万屯洛口拒战,被起义军击败,只剩千余人。隋越王杨侗召令他还洛阳。隋炀帝死后,王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立杨侗为帝,杨侗以王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同年七月,王世充杀元文都等,专制朝政。此时李密虽破宇文化及,屯军河南洛阳市北,但兵力损失很大。王世充乘机进击,大败之。李密势衰降唐,王世充收集其余众,实力更加壮大,自封太尉、尚书令,权倾朝野,出入乘龙辇,入朝不卸佩剑,视天子如玩偶。619四月,王世充野心毕露,毒死隋帝杨侗,称帝即位,国号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