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内阁会议 (第2/4页)
零陵上将邢道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崇祯想起朝中的文人,他又摇摇头,登基十二年之后,他对于文人的能力已经失望透顶,崇祯帝所见的大部分文人不是眼高手低就是空有气节,能真正办事的寥寥无几。不过如今虏寇肆虐,崇祯帝又确实拿不出合适的人选。
崇祯帝把奏疏放回桌上,他轻轻敲打着桌面,脑中想过系列事情,虽然他心里已经肯定了张国维的说法,但是想了想崇祯帝决定还是先和内阁通下气。
皇帝的意思传到内阁之后,刚当上巡抚不久的薛国观便暗叹倒霉,他没想到自己刚当上内阁首辅不久就又面临着和清兵有关的重大议题:
上任内阁首辅刘宇亮就是因为清兵入寇而丢了首辅的位置,每次和清兵有关的事情总能引起场官场地震,所以现在大臣们最怕的就是和清兵有关的事情。
除了薛国观,其他几名刚刚上任不久的阁臣也是这样想的,当然,目前圣眷最隆的杨嗣昌除了有些头疼还有些不高兴。
因为杨嗣昌坚信的是“攘外必先安内”,在杨嗣昌看来,清兵再强横最多也就是当年辽金的水平,而农民军可是有覆灭明王朝的危险的,所以,把大量钱粮兵马扔进辽东这个无底洞是非常不明智的,这些力量扔在辽东可能溅不起几点水花,但放在关内却能剿灭大批流寇。
不过杨嗣昌也很清楚,皇帝的圣眷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违逆皇帝的意向,所以杨嗣昌也只能顺着崇祯帝的意向。
内阁大臣到齐之后,崇祯帝说道,“张国维的奏疏你们都看了吧,说下你们的看法。”
几位阁臣知道崇祯帝肯定是有意向的,不然如果崇祯帝压根不想重开东江镇的话,是不会召集阁臣来商量的,但是众人又知道,崇祯帝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肯背锅,旦开口那若是将来有偏差那么就是妥妥的背锅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