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授官太滥 (第2/3页)
无酒不出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寂等老牌官吏见此觉得授官太滥,有违惯例。
李渊笑道:“想一想雁门解围之后,隋帝吝惜爵赏,因而失去人心,我为何要学他这不好的一点?散官只是一个头衔,又不领俸禄,军士体面了,我们也没有损失,还获得天下人心,远胜于用兵,何乐而不为?”
众人一听,点头称是,铁纲靖听了更是连连点头,心想原来伪善是一种了不起的帝王之术,以他的觉悟,是怎么也达不到李渊的境界,看来李渊并没有像小说塑造的那样无能。
这一番安抚之后,内外咸服,都想着如何报效唐公,一个个奋勇争先。而李渊还不忘将宋老生以本官之礼安葬了,更是令人叹服。
自此之后,对于未归附者,无论是乡村堡坞,也无论贤愚贵贱,李渊都安排人遣书招慰。收到招慰书的,没有不向李渊投诚的。凡是愿意来从军的,李渊按照级别授予朝散大夫以上官职,以至于一些避世隐居的人和道士也愿意出山为义军效力。
过了两天,李渊引军直奔临汾,还未安营扎寨,守城的官吏早已开门迎接,表示愿意归附唐公。因此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临汾,慰抚遵循霍邑的惯例。
只有进据关中,义军才能拥有大本营,站稳脚跟,急于进军的李渊并不在临汾停留,立刻率领义军前去进攻绛郡。
绛郡的郡守是陈叔达,是陈高宗之子,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弟弟,素有才学,见李渊大军如黑云压城一般压过来,并不出城迎战,采取的是闭门拒守的策略,大有顽抗到底的态势。
陈叔达不是易与之辈,李渊一时奈何不了,只能是一面攻城,一面向陈叔达招降。招降的说辞无非是骂杨广残暴,以至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又说起杨广当年攻打南陈的往事,勾起了陈叔达的亡国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