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白白放着浪费的道理!
抛开让人讨厌的政治不提,两人开始规划起湖广耕种事宜。
当初沈瑞没少从苏松、福建请有经验的老农来作耕种专家,可惜登州并不适宜种稻,推广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
如今添些银两,请这些老农随沈理往湖广去,只怕都是肯的,毕竟从湖广回苏松福建也更便宜。
登州的农具生产也有一定规模了,湖广这边若起朱子社仓,官府再给予一定贴补,登州可以低价提供一批先进省力的农具。
辽东运来的耕牛等牲畜亦可以沿运河而下,走水路运到湖广。
沈理在山东这么多年一直主持赈灾工作,立官庄、招抚流民这套早已做得熟了,也早有腹案。
以工代赈、朱子社仓沈瑞又都趟出了经验来,这一套搬过去,再按照实际情况微调就可以。
唯一没法借鉴登州经验的就是渔业。
登州也有河流,只是不太多,而且这几年旱的,水位下降,鱼获也少,渔业主要还是出海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