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寿哥点头笑道:“老先生觉得好,必然是好的,那就这么定了。”
李东阳心下一哂,这话说的,怎的又成了他定的了?
皇上啊,这是帝王平衡之道,拿他来挡刘瑾对戴大宾的不满呐。
不过戴大宾委实才华横溢,他也是极欣赏的,便是背了这个举荐之名又如何。
他却不知道,这戴大宾,乃是沈瑞举荐的。
当初戴大宾刚刚中探花入翰林不久,便即丁忧离京,回福建老家为母亲守孝。
归乡途中与沈瑞的交流、德州遭遇的追杀,以及沿运河而下途经几个灾区所睹流民惨状,种种经历让还是少年的戴大宾迅速成长起来。
回到福建,他如先前与沈瑞约定的一般,凭借自己探花郎的身份和家族影响力,在县里乃至府城推广种植改革,建立技术工坊,并积极联络海商,游说他们北上登州通商,并通过海商家族接触外洋商人,照沈瑞书信中所描述寻找外洋的火器、海外良种。
戴大宾也无愧于神童称号,学习能力堪称强悍,跟着通译学了几个月,便能与外洋海商近乎无障碍交流,买火铳、买器械、买种子以及一些舶来工艺品都是他自己去沟通,更是在沈瑞、杨慎等好友书信中提及四夷馆后,买了些外洋书籍来,试着自己翻译。
山东与福建的海运航线繁荣发展,福建良种在山东落地种植成功,乃至兵械局一些火器的改造,都有戴大宾一份大大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