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森林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彦本想曹于汴能给个参谋,没想到,他把皮球又抛给罗彦,只得道:“后生也不知道三家的具L情况,也没有想好。”
“哈哈”曹于汴也知道罗彦的的心思,这几天通过对罗彦的观察,曹于汴也非常欣赏罗彦,为人谦虚、爱学,也颇有文才,富有正义感,更难得是他的思想也倾向于“理学”,曹于汴就把自已了解到的三家情况告诉了他,让他自已拿主意。一阵短暂的沉默,曹于汴就问起罗彦这几天看“程朱理学”的感想。
罗彦知道,曹于汴是在指导指导自已,回答道:“后生前期也读朱熹的文章,最近又仔细研读,后生认为:理学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来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它强调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一致性,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诚意正心的境界。”
“嗯,不错”曹于汴接着问“那么,理学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罗彦答道:“理学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可违背天道。人在自然之中,应当如通水中之鱼,天上之鸟,自在而不逾矩。”
听到罗彦的回答,曹于汴继续问:“你怎么理解这些呢”
“后生认为,人与自然相比是渺小的,人应当顺应自然,可理学也讲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诚意正心的境界,这就是要我们通过观察自然,了解自然,通过这些来让自已的内心符合自然的本质。可要如何让,后生还不是太明白。”
听到罗彦的回答,曹于汴非常记意,于是道:“‘格物致知’乃理学核心,世间万物,无不包含着理。所谓‘格物’,便是要我们观察事物,深入探究其本质;‘致知’则是通过格物,达到对天理的认知。此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明心见性。修身首先正心,心正则身修。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举止言谈,都是修身的L现。如孔子言,‘吾日三省吾身’,日常之行,皆应反省是否合于礼,是否近于仁,是否纳于德。如此,方能内外兼修,逐步提升。”
罗彦感慨道:“原来生活中点滴细节,皆可为修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