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欢太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看穿了漕运的实质,所以才定都应天府。
若定都在北方,漕运修不修?
太祖高皇帝出身寒微,知道刚从天下大乱中走出来的百姓盼望着什么?不可能再大兴土木,征发民夫那是破坏,不是生产!
而定都于应天府,也恰恰是利用了大运河漕运最大的反作用力,顺流而下。
各省的财税,江西湖北浙江顺着长江就下来了。
河南山东,后世安徽江苏等地的赋税,也顺着淮河黄河就下来了。
这也正是大明朝百官们,腹诽质疑乃至于做梦都咒骂的,朱允熥执意要迁都的原因。
经过近二十年的执政,朱允熥也在不断的成长,同时也收到了许多教训。
第一,越是难的事就越要现在做,拖不得。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