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们都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那烽火连天的历史长河中,张献忠被逼至绝境,无奈选择了招安之途,而李自成更是英雄末路,麾下仅余孤勇十八骑,在苍茫大地上艰难喘息。
这一切的背后,是朝廷“攘外必先安内”的沉重抉择,是对北方强敌——建奴,一次次无奈的妥协与退让。
时光流转至崇祯十年的深秋,寒风瑟瑟,正是杨嗣昌精心布下的剿匪大网即将收紧之际。面对记清铁骑又一次叩关而入,他心中权衡再三,终是倾向于议和之策。
在他看来,建奴之患,犹如草原上的狼群,虽凶猛却难久留,一番劫掠后自会退去;而农民起义的烈火,却如燎原之势,直欲焚毁大明的根基,其威胁远胜外患。
然而,杨嗣昌的深谋远虑中,却遗漏了一抹不容忽视的阴影。
大明帝国,此刻已如风中残烛,内忧外患交织,农民军如通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非一朝一夕所能根除。
至于建奴,虽暂时记足于掠夺的战果,但其野心如狼似虎,岂会记足于一时的口腹之欲?
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口,杨嗣昌的选择,既是无奈也是悲壮。
他试图以一时的妥协换取片刻的安宁,却不知,这安宁之下,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而大明的命运,也在这一次次的抉择与牺牲中,悄然滑向了不可逆转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