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豆腐不可得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姑娘们最是不肯谈钱的,自然也不会入李纨那般搞众筹,只定了个轮流当东道,每个月固定两次,其他时间愿意加社的随他高兴。再就是发起人探春掌坛,当了社长。一时,各人纷纷开始起别号,评诗的时候总不能一直姐姐妹妹的这么叫。
众人的别号都大差不差,王喜凤依然领了稻香老农这个雅号。探春要先开一社,点了宝玉新收到的白海棠花为题。她们作诗不仅限韵,还限时,一根梦甜香燃起来,个个都开始磨刀霍霍。
千难万难,反正难不到她头上,她只是个无情的誊抄机器。
探春这风风火火的性子,还真是说干就干。当天发请帖,当天定社规,当天就做了东道,这套一波三连,佩服。
一场斗诗,酣畅淋漓。各人都具有极高的鉴赏力,品评起来一针见血,字字珠玑。王喜凤待各人点评完,搜集了大家的诗作底稿拿回去重新整理留底。
经过她设计装订的海棠诗社诗词录,不仅有大字版原诗,还附有稍小字体备注的众人点评妙笔。第一份打样,又与惜春商讨了册子的插图,两人商量着给各人都设计了专属头像画在原诗的左下角,新鲜有趣。又请了探春这个社长并东道做序,作为扉页。
整体设计到位后,抄起来就快了。不过三五日的功夫,诗社众人就一睹了这份海棠诗专刊的真容。众人如何觉得新奇,已是后话。
单说宝玉品完诗,浑身舒畅回到怡红院。恰好给湘云送果子的妈妈在院子里回话。据说湘云问起二哥哥在家做什么,老妈妈说跟姑娘们做什么诗社,湘云当时听了就按捺不住,问怎么没来请她。
宝玉这才发现结诗社竟忘记邀请这位大才。一时急匆匆到贾母跟前,歪缠着立时派人去接湘云。贾母好声好气哄他,如今天色已晚,明日定接了来。这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