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豆腐不可得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介于这个世界对于女性的偏见,最终王喜凤的致富之路还是从绣坊起步。书斋什么的,见鬼去吧!还是四书五经更畅销算了吧,那是因为没人卖教辅!而且,话本子不香吗大奶奶我不想写罢了,搞点文字狱出来,更吓人。
她那么大本的花样册子,上百种纹饰,加上各种来历背景介绍,富贵吉祥之类的寓意解释,连推销话术都准备好了,就问你值不值。
为了不精分,她还联络了在清贵读书人家挺受欢迎的堂妹李纹搞宣发造势,两个人各捧了一个绣坊打擂台。今天你家上新,明天他家酬宾,不能更热闹。
只能说宝玉遁的太快,不然,脂粉界只怕也有好戏看。他那调脂弄粉的品味及手艺,秒掉一大片好么。
当然,生意上的事,她一个寡妇怎么能出面呢丫鬟们三天两头去绣坊,不过是日子艰难,几个忠心的丫头做些新巧的绣活换几文生活费而已。
而娄氏和贾芸也证实了这一点,她们娘几个住的院子还是租来的呢!家里也日日粗茶淡饭,不见荤腥。几个丫鬟要不是靠着娘家婶子,也买不出来。如今靠着嫁进官宦人家的堂妹庇护,勉强不受人欺负罢了。
赚钱的事交给了别人,王喜凤安心搞创作。这么几年画下来,画技好歹稍稍提升了那么一丢丢。写意是不用想了,高攀不起。只能走个捷径,勉强算是写实,只生硬了些。唉,要求也不用太高。
花样上新,从最开始的五天一次,到后面十天半个月一次,再到月月上新。绣娘们学花样也需要时间揣摩,每个花样又有若干变化,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说消化就消化的掉的。等手里的存货出了大半,已经进入下半年。二百两的银子虽不多,但至少能过明路,丫头们也不用操心家里入不敷出。
要说从深宅大院到如今胡同里的小院子,不是没有落差。吃的穿的用的,低了不止八百个档次。譬如茶叶,以往上供的茶都喝不出滋味,现在满大街的茶,又有哪一样能比得上当初看不上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