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若曾认为海防必须防之于海,主张‘哨贼于远洋,击贼于近洋’。也就是在远洋岛屿设立水寨,在近海建立水师,利用大明海军强于日本的优势,对日本实施封锁。倭寇出不了门,大明自然也就没有倭患了。
直到十九世纪,美国人马汉才提出了‘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陆地’的类似观点……
~~
听到赵昊的赞誉,郑若曾虽然开心,却十分谦虚道:“老夫还是保守了点,公子应该看看闽人吴子华的书,保证大开眼界,那才叫个雄心勃勃呢。”
“是《龙飞纪略》和《渡海方程》吗?”赵公子笑问道。
“原来公子读过他的书啊。”郑若曾略一吃惊,旋即笑道:“也对,公子之博学古今难及,怎么可能没看过他的书呢。”
其实赵昊没读过的书多了,但吴朴的书实在名气太大,太重要了。甚至可以说是他未来海军学校的奠基之书!
所以赵公子非但读了,还推荐给金科王如龙他们研读。
受东来倭寇的刺激,大明在嘉靖朝,着实兴起了一股研究海战和航海的热潮。读书人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海防观点。其中福建秀才吴朴算是他们的鼻祖,但包括郑若曾在内,所有人都无法达到他的战略高度!
吴朴是漳州人,家就在月港附近。闽地多山少田,闽人为求生计,自两宋起就前赴后继出海‘或造船下海,或入本经商,或勾引贼党,或接济夷船’,吴朴以布衣混迹其间,‘于天文地理,古今事变,四夷山川,道路远近险夷,无不在其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