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大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说曹操是一个放荡奸诈、唯恐天下不乱者,这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汉末名士又怎么会赞赏他、推许他?
如蔡邕等又怎么愿意和他交往,甚而桥玄还引导他“交许子将”取名于时?
由此不难看出,所谓曹操少年时“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等某种角度上不过是一种歪曲之语。
而且由曹操年轻时就已“博览群书”、“明古学”以及起兵之后仍然“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等。
也可看出,曹操不但早期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儒家文化学习,成年后更没少花时间和精力来钻研儒家文化思想。
可以说终其一生曹操都没有离开过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毕竟儒家思想在两汉一直居统治思想,儒学为官方之学,使它上对帝王将相,下对一般士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都有极重要的深远影响。
而人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传统文化的产物,生长于一定社会环境之下的任何人无不会在思想上被深深地烙下这个时代主流思想意识的痕迹。
在两汉普兴儒学、崇尚儒学,以儒学为进身之本、以儒家思想为衡量事物准则的社会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