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大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
“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
建安17年,张纮卒,时年六十。
那么这里问题来了,张纮作为东吴齐名于张昭的名臣,为何在后人眼中却籍籍无名呢?有几点原因
第一就是三国中的名人,现在人大部分人受演义的影响比较大,而在演义中,孙策的戏份并不多,而张纮主要功绩在辅佐孙策,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张纮的知名度!
第二就是张昭之所以有名,那时因为张昭曾是孙策的托孤大臣,而孙策死时,张纮还在许都做官,所以即使张纮和张昭合称“二张”,张纮在东吴的地位也远不如张昭。
第三就是张纮死的比较早。
张纮早在东吴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官职却不高,这主要也是受孙权的限制。
因为当时孙权也只是一方太守,给不了张纮高官职位,所以这也严重影响了张纮的名气!
看看张昭活的就久活了八十岁,比张纮还多活了二十年,成就也比张纮高,孙权继位后张昭是辅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