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乐二年(1404)五月,复设施南长官司,置流官吏目。
永乐四年(1406)三月,升为施南宣抚司。至明朝灭亡,施南一直都是宣抚司。
天熙四年,荆国公王光兴率部从施州卫向大青投诚,施南土司亦归附大青。
历代土司皆是叛服无常,末代土司覃禹鼎被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汉土交流趋势的不可阻挡。
随着大青生产力的提升和恢复、人口剧增,大量人口流寓施南,而土民也已渐渐通晓汉文化并掌握新的生产工具,以往被视为麻烦渊薮的土司地域,则被朝廷看成可以解决人地矛盾、并增加赋税。早在天正七年,云贵广西总督就给天正帝上奏了《奏为请招无管生苗以安三省边境事》:“……有无管生苗,北连湖广、西接四川,广袤千余里,而城化外之巨区,三省之腹里。
其中地土平衍,人民饶庶,语言衣饰,多如汉人,鸡犬桑麻,无异内地,因并不隶于何省,或为强横土司所割据,或为凶悍头目所分侵,向号四不管,积习相沿,由来久矣。
查其连接楚省者,则系保靖、永顺、桑植、容美、中峒、大旺、腊壁、高罗、施南、中路、东乡、散毛等司。”
这就说明,当地冲突不断,土民与青人杂居时常出现火并的状态,双方谁看谁都不顺眼,大有流血冲突的苗头。
不过也就在土司时代,佛教即已传入,明代万历年间有寺庙如下:“延禧寺,在司东;南禅寺,在小关山;松坪寺,在都会里;观音寺、兴福寺,具在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