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嗑瓜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寇严的第二个拜访对象是司马徽。老爷子和寇严第一次遇见的时候一样,还是一副在家居士的样子。他很高兴看到寇严亲自来访。寇严对他也是一如既往的恭敬,感谢他当年的提携之恩,感谢他给自己推荐了几个那么好用的人才。老爷子摆摆手,表示自己只是喜欢成人之美,不敢居功。
寇严当然听得出他话里的意思,像他这样喜欢教书做学问的人,是不会出仕为官的,刘表没有请动他,曹操没有请动他,自己更不可能请动他了。好在寇严本就没有这个心思,她来拜访,一是来谢恩表示亲近,二也是想再来挖几个人才。司马徽请不动,请他的学生寇严自问还是有这个资本的。
司马徽对这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一直都非常喜欢,两人相谈甚欢。寇严对教化民众的事情还是很在意的,她觉得如果她有专门的学馆帮她培养适合她的领导班子的人才。那他就省心多了,也不用担心打下了地盘没有太守可以任命,又或者来了个什么人己方没有人可以出面接待。在文官和武将捉襟见肘的局面下,寇严迫切希望自己能够生产人才。
襄阳有这个文化底蕴,也有这个人才储备的条件,遍地都是世家子弟,有钱又有闲,可以送子弟去学馆学习。要是放在别的穷乡僻壤的地方。男子都是劳动力,干活都来不及,哪儿有可能送孩子进学馆呢?
是个费钱又费时间的事情,往往是巨大的投入,微薄的产出,穷人连饭都吃不饱,生活压力重如山,又怎么有心思识字呢?
所以,学馆只能开在襄阳这种大城里,有生源。寇严的想法是每一个郡都建立一座自己的学馆,如果发现有好的苗子再送到襄阳这边来深造。毕竟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自己的日常工作重心要放在襄阳这边,人也要常驻在这边的。
司马徽对她提出的想法很感兴趣,表示如果她能以政府的身份建造学馆,他这边有大量不想做官就像想做老师的士人,可以推荐到各地去做老师。尤其是像五溪这种蛮族林立的地方,迫切需要有识之士去传播汉文化,教化他们。
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寇严同意等自己的身份落实之后,她就开始着手建学馆的事情。而司马徽则答应一旦学馆建起来之后,老师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