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顿不行?
两顿!
幸亏刘汉少够黠慧,不敢跟蔡邕引经据典地去争论,事实上他也根本不会引经据典,到现在连个先生都还没有呢。刘汉少就是哄着蔡邕,说这只是初级版的,仅仅让小娃们认识个日常用字,他们现在都还小嘛,讲多了也学不会。等将来您了觉得哪些是好苗子,可以收徒弟,再教更多的字,讲更高深的学问。
如此,蔡邕便乐乐呵呵地给刘汉少卖老命,白天上课,晚上编书,偷空还得练习拼音检索,偏旁检索,加深对简体字的学习。
…………
北邙学校依然像是个幼儿园,乱糟糟,闹哄哄,尽管有蔡邕这个大神坐镇,但是面对着几百个大小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的男娃女娃们,老头也麻爪。后来,还是刘汉少有急智,或者说能凑合也行。他和蔡邕一人只带两个班,蔡邕带的是俩“大大娃”班,五年级;刘汉少带的是“二大娃”班,四年级。
蔡邕给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另一个班就去向工匠们学习,女娃学女红啊,学做饭啊之类的,男娃就学木匠、铁匠和泥瓦匠什么的。关于这一点,蔡邕起初也很有意见,说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够再去学习那些……他倒是没敢说什么贱不贱业的话。
于是刘汉少只能接着忽悠,说做学问啊,是需要天赋的,您了以为这些娃们将来各个都能像您蔡大家一样满腹经纶,名达海内?别说咱们山里这些娃娃,就算满天下去找,赶得上您的能找出几个?再说这些女娃,将来总是要找婆家嫁人的吧,难道您能让她们连洗衣服做饭都不会?还有那些男娃,如果不是读书的材料,也总得给他们找口饭辙,将来让他们能自力更生吧?
于是,蔡老憨娃的脸上又绽放起满是褶皱的菊花。
刘汉少的二大班也好理解,给其中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另一个班全都撒出去带小班和小小班们,每个班分上三五个,六七个不等。刘汉少的课,主讲内容就是讲故事,等于是二大班的先听了故事,再去讲给小小班们听。一个班配好几个“老师”,一个讲的不够完整或者有差错了,其他的一起跟着补充纠正。偶尔还会出现讲着讲着,老师们就打起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