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飘红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恕草民斗胆,陛下能否告知草民这个‘用处’,草民也好根据陛下的‘用处’挑选合适的人手?”
“民以食为天,百姓吃饱了,国才能安定,可大部分地方的农人目不识丁,种了一辈子地,也只是在靠天吃饭。我对种田不了解,但万事皆学问,我想种田也是一门学问,除了靠天靠地,还需要技巧,可惜这门学问无人总结,也没人教导,农人要么靠自己摸索经验,要么就是求神拜佛祈上天垂怜。据我所知,曾有人编写过关于耕种的书,但无人在意。我想成立一个专事农耕的衙门,将懂得耕种、经验丰富的人集合起来,互相学习,研究出一套能够提高产量的办法,再教给各地的农人。”
郑本良微愕,他在听到这些话时第一个反应是“她不是暴君吗,暴君还管百姓能不能吃上饭?”,第二个反应则是“原来她不是暴君”,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很轻易地就接受了自己的第二个反应,并且深信不疑:
“陛下听说的那个曾编写过农书的人,应该是草民家的周福。”
晨光的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笑道:“不错!《周福农书》!”
郑本良惊讶于她居然还看过农书,笑着说道:“禀陛下,周福是草民家的家生子,他的祖父帮草民的祖父种了一辈子田,周福这个人从小就爱在田里鼓弄,尤其对旱稻有很多研究,他应该算得上陛下想要的‘好手’。”
“一个人太少了,我想要来自不同地方、擅长不同种类、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人,许多人聚到一块,相互交流,才有用处。”
“陛下放心,此事草民能办,草民亲自去办,就算不是草民家里的,只要是能人,草民就会想办法把人拉来。”郑本良信心满满地说,顿了顿,道,“其实过去有个后生,对农耕颇有研究,不止是稻米,他还种过一种大瓜,可惜他家里做皮货买卖,后来销声匿迹,应该是回家接手买卖去了……”
“十苗接一蔓的柴少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