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谨身殿里,皇帝拿着这份奏折,看了良久,抬起头来看着坐在两侧内阁的三大辅臣。
宣宗皇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国泰民安,离不开这三大辅臣,首辅杨士奇,次辅杨荣,阁老杨溥,人称三杨,这三人对政务民生各有各的长处,杨荣擅长吏治,杨溥善理财,而首辅杨士奇揽总,格局大,各项事务处理得四平八稳。
杨士奇三人早看过了这份奏折,杨荣站起来,躬身施礼:“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可不察,所谓空穴来风,不可无因,新建伯久驻山海关,无尺寸之功,查查总是好的。“
杨溥虽然是个文人,但是永乐皇帝征交趾之时他也曾随军,军旅之事还略知一二,忙站起来开口说道:“陛下,新建伯镇守边关以来,虽然没有大的功劳,但边关十年来也固若金汤,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岂可因为一纸莫须有的奏折而怀疑一个守边将帅?“
皇帝右手按了按:“两位爱卿请坐,稍安勿躁,文贞,你的意见如何?“
杨士奇早在皇帝开口之时便站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下说道:“陛下,吴良镛挟私泄愤,已是事实,卫天衣也属少年气盛,这么丁点大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呵呵莫不是国家已经无事了吗?两个纨绔子弟一点小纷争,竟然敢扯到阴谋造反上去,居心何在?”
杨士奇已经七十一岁,历经五朝,却老而弥坚,说话仍然是一针见血。
皇帝拍了一下手,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文贞见事果然明白,无端端一点小事上纲上线,诱使朝廷怀疑边关将领,其心可诛。”
杨荣忙道:“陛下,御史风闻奏事,乃是祖制,不能因言获罪,何况,谁又能保证卫伯爵没有异心?“
皇帝咳嗽了一声,摆摆手:“也罢,后日大理寺把此事审理完毕,再决定需不需要派锦衣卫去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