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封建的巅峰与瓦解 (第4/9页)
施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厉王之所以会做这种尝试,是因为封建制度的失衡已然出现,于是他试图摆脱传统的限制,排斥作为传统担纲者的贵族,颠覆既有秩序;但是赖以建设新秩序所需的资源并未出现,厉王没能找到新的统治基础,其所有努力不过导致了嗣后的混乱。其子之政号称“宣王中兴”,实则宣王也尝试摆脱传统。他“不籍千亩”“料民太原”,皆是对井田制的否定;他滥杀大臣,干涉鲁政,实际上是对分封制的蚕食。宣王未曾走到厉王那么远,但与乃父异曲同工;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传统的秩序已然无法整合新的社会要素,故而非变不可。西周最终亡在宣王之子幽王的手上,东周的天子再无西周时期的权势,对非变不可的秩序的革命,虽由周天子开启,最终却无法由周天子来完成了。
<span
class="bold">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西周时期战争规模很小,原因之一是当时的人口非常稀少,大国的国人总数也不过数千人。当时一个诸侯国只有一个城,不能有两个城,否则人们会担心另一城足与国都抗衡,此所谓耦国,被视作致乱之源。<span
class="mark"
title="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第7页。">
由于人口稀少,野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也不会从郊向外拓展到非常远,所以,国和国之间有大量的荒原,是狐兔出没之所在。但是,到了春秋时期,人口增多,原有的土地已经不够分配,新城建立起来,耦国开始出现。西周时期的分封主要体现在天子对诸侯的封建上,春秋时期则开始出现诸侯在国内对卿大夫的分封。<span
class="mark"
title="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第126页。">周天子暗弱,诸侯勃兴,遂将中国历史带入春秋五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