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球治理秩序之变迁 (第9/11页)
施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class="mark"
title="笔者曾有一论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仔细讨论,参见施展《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研究》,2015年第3期;相关讨论亦可参见本书第八章第三节第一小节。">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构成性力量,其地位就通过这一新定位体现出来,它已经展现为中国的世界历史使命。但中国要想真正把握住这一新定位,仅仅有经贸循环做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个必要条件,还需要有更多的其他必要条件作为支撑。前文已经部分探讨过那些必要条件,本书后续部分会进一步展开探讨。<span
class="mark"
title="托马斯
·
巴尼特也提出了类似的思路,他将世界分为“核心国家”(对应于本书的“海洋世界”)与“断层国家”(对应于本书的“大陆国家”),核心国家又分为“老核心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和“新核心国家”(主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他把全球化进程比喻为一列火车,提出:“老核心国家推动了新核心国家的起航,未来很有可能是新核心国家推动断层国家的起航。”“老核心国家要引导,断层国家要跟随,但是必须由新核心国家掌握节奏,使得整列火车保持完整。”
引文参见[美]托马斯·巴尼特《大视野大战略:缩小断层带的新思维》,第189、164页。">
<span
class="bold">2.奥古斯丁秩序的精神悖反
反西方的力量需要获得自己的精神凝聚力与道德正当性辩护,曾被意识形态所压制的传统宗教及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衰退的情况下,重新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世界因此开始陷入一种“文明的冲突”的状态。<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