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小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泰勒,氢弹之父,也是杨振宁的博士生导师。
上面几位除了大师兄冯卡门稍早一些,西拉德、冯诺依曼、维格纳和泰勒就是同时期的同学和朋友,后来二战前他们还都一起去了美国。
另外没能像他们那样去到美国的同时期的校友牛人,还有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德海维西、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丹尼斯加博尔,以及和《美丽心灵》主角纳什同获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海萨尼。
这种空前绝后的天才云集,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好奇和研究,除了历史大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因素等等,兼职教体育的这位拉茨校长,也是被总结出来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拉茨校长是当时欧洲名校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教授,当然在学术研究方面拉茨校长并没有特别丰硕的成果,然而拉茨校长有着一双能够发现天才的眼睛,并且还具备为天才提供合适土壤的资源和权力。
就比如说不世天才冯诺依曼,他10岁进入路德中学的时候就因为天资出色而得到拉茨校长高度重视,听说冯诺依曼的父亲一直希望他成为一名化学家,拉茨校长亲自前去拜见冯诺依曼的父亲,表示自己愿意给冯诺依曼找到适合他的数学家教,而且不收学费。这当然就动用到了拉茨校长在布达佩斯大学的关系,其中一位教授后来成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数学系主任。
再比如说,冯诺依曼报考志愿的时候,拉茨校长亲自规划和协调,先安排冯诺依曼到柏林大学学习两年化学但是没有学位,为报考名校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化工专业做准备,不过在柏林大学学习的同时,拉茨校长还给冯诺依曼注册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专业的博士候选人......
除了柏林大学和布达佩斯大学的学业之外,拉茨校长还给冯诺依曼找到了两位当时著名的大数学家当老师,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希尔伯特,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布劳维尔......
匈牙利,布达佩斯,路德中学,20世纪前20多年,那场天才的盛宴,如同欧洲最后的辉煌,在二战中成为废墟,继而在冷战中碎成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