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曹操在濮阳城这场大败,还真够他受的。身体大面积烧伤,胡子也烧了。要说这胡子跟着曹老板也够悲催的,要么被烧,要么被割。不过这通折腾,让曹操的胡子足以跻身《三国演义》三大有特点胡子之一,可与关羽的负离子胡子和孙权的变异胡子齐名。能获得三国胡子界最佳悲情奖。
被烧了胡子的曹操反而清醒了,对付吕布,一定要斗智不斗力,小心提防那个陈宫。陈宫的计策不被吕布采纳还好,万一被采纳一条,都是致命的毒计。眼下趁着吕布庆功,曹操让人放出风去,说自己在濮阳城中受伤,回寨身死!
吕布得到消息,反应十分迅速。带兵就冲向曹操大寨,非常顺利的杀进曹操精心准备的马陵山埋伏圈,接着遭到了曹军伏兵的热烈欢迎。那场面绝对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要不是吕布勇猛杀出,这一次就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了。
这场马陵山大战,让吕布没能全歼曹军,也没让曹操围死吕布。不过这场大战之后,双方进入了僵持阶段,谁也不率先出兵。人虽然不活动了,昆虫们却活动了起来。山东、河南一代蝗虫遮天蔽日,粮食歉收。吕布和曹操都缺粮食,因此连僵持都免了,各自解决各自的吃饭问题,战争告一段落。
没有饭吃是件大事,而且是件非常大的事。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不息,最重要的一条物质基础就是有饭吃。草原上曾经崛起过很多军事实力极强的游牧国家,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把他们打败消灭了,而是一场大风暴之后,全国陷入饥荒,这个国家就完蛋了。行动能力强的,就西迁到欧洲抢吃的。心眼活泛的,就南下河套地区求口吃的。这就形成了欧洲人眼里的“上帝之鞭”和融入汉族的游牧民族。比如张辽张文远,祖宗进入内地之后,传到张辽这一辈,哪还有一点匈奴的样子?
游牧民族的两条吃饭之道让曹操难以效仿,跑到欧洲不现实,毕竟那时候内地还没有亚欧大陆桥。找个山头拜老大求口吃的,离自己最近的俩富豪袁绍和袁术,看他俩谁抠。贫穷是罪恶之源,为了吃饭,曹操只剩下抢劫了。抢劫是门大学问,像宋江那么抢,那是下九流的勾当;像高俅那么抢,就是高大上了。而曹操的抢劫之道,也是十分高明的。
话说在颍川、汝南一代,有黄巾余党何仪、黄劭带着队伍抢劫,抢了大批粮食财物。等他俩抢足了资源,曹操点起人马就杀向汝南,抢劫何仪、黄劭。何仪、黄劭二人虽有十万人的队伍,但是这支队伍充其量就是能砸个摊,抢个西瓜,杀个小贩、砍个老百姓什么的。真正遇到正规军,那是一触即溃。秤砣干不过弓箭刀枪,十万黄巾大军瞬间崩溃。大流氓黄劭被李典活捉,队长何仪丢下弟兄们就跑了。何仪、黄劭辛辛苦苦抢劫的财物、粮食都落入曹操手中。
这一回曹操赚大发了,黄巾军抢了老百姓,曹操抢了黄巾军,这一来二去,东西都落入了曹操手中,曹操还落下平定土匪的英明,朝廷、百姓都感念曹操的好。曹操得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同样是把老百姓手里的东西弄到手,曹操成了英雄,何仪成了狗熊。
何仪来不及想这些,只求赶紧逃命。可惜的是何队长不幸的遇见了老百姓,这个老百姓看见何队长也有今天,过去就给活捉了过来。活捉何仪的这位,就是日后曹操贴身侍卫中,最聪明的一个,名字叫许褚,字仲康。若干年后,许褚和贾诩这对聪明人,是曹操手下中结局最好的文武搭档,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