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傕扣押皇帝还不给饭吃的行为,让他人心尽失。李傕的部将甚至有离他而去的。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贾诩不再效忠李傕,而是导向了皇帝这边。
没有了贾诩的智力支持,再加上李傕重用女巫,让李傕的部将们渐渐不满,这其中有个叫杨奉的大将,成了关键人物。杨奉是黄巾余党,本想杀了李傕,但是事情被泄露,杨奉带着部将藏匿在终南山。
李傕的势力再次被削弱,每天又要应付郭汜的厮杀,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郭汜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当时的新闻上,肯定会报道郭汜谋反,李傕保驾。因此双方都打够了,像以前那样在长安享乐多好。但是仗打到这份上,没有台阶下啊。像杨彪这个级别的人物来劝架,肯定不管用。因此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来劝架,起到了停战的效果。此人就是张济。
张济、樊稠、李傕、郭汜当年是董卓帐下四大将领。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占领长安。曾派张济、樊稠追杀马腾,但是樊稠跟马腾是老乡,因此放了马腾。李傕、郭汜采纳贾诩的意见,宴席上杀了樊稠,升了张济的官,让张济镇守弘农(今河南灵宝市)。这一回,李郭大战,张济一看双方打的两败俱伤,因此带着大军来劝架,其实是想接过来皇帝这张王牌,号令天下群雄。
李傕和郭汜今非昔比,不得不给张济这个面子。因此双方表面和谐,放出皇帝和满朝文武。张济趁机邀请皇帝去弘农,皇帝肯定不去。凭借皇帝多年当傀儡的丰富经验,皇帝有个结论,只有在洛阳,皇帝才是皇帝。去弘农在张济手下,跟在长安被李傕欺负没什么区别。董卓极其部将的操守,那是非常令人信不过的。既然皇帝不去弘农跟张济混,那也绝不能在长安再跟着李、郭混,要不显得皇帝多偏心啊。因此皇帝耍了个心眼,两边都不呆,要去洛阳。这个建议,李傕、郭汜、张济都同意了。
但是,这三个老战友却各怀鬼胎。李傕的原则就是皇帝去哪,我就去哪,你不是去洛阳吗?我也带兵去,还做我的大司马。
郭汜琢磨的是自己明明在军事上比李傕强,之所以干不过他,一是因为他有皇帝这张王牌,二是因为李傕占据了郿坞这个有利地形。因此郭汜打算派人抢了皇帝就走,自己去郿坞呆着,看谁能打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