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儿来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尹健的葬礼异常冷清,除了工地上的工友和公司派来善后的工作组,竟然没有其他人了。
尹健没有朋友,他的那些在国际国内混得风生水起的清华同窗们,听到他的死讯,也只是楞了一下,却没有一个人会为他前来,没有一个为他在网上表达过一句追念之语,好像没有这个同学一样,因为这个同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过荣耀,至今在做最基层的设计工作,那是大学毕业就可以做的,这么多年了一点不进步,所以是某种耻辱,所以不值得为他浪费自己的心情和笔墨。
倒是他的一个曾经的相好,在博客上写了八个字:
人去心安,下不为例。
这八个字精辟而生动,值得玩味。打开那个相好的博客,是一个长得很普通的女人,一个小学教师,并没有一定要在尹健身上有什么祈求。里面还有一篇小说,故事很平凡,说的是一个水电站建设者,被请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述水电站建设的一些科学知识,在接触的过程中,和一个小学女教师发生了恋情。女教师后来才知道水电站建设者是有家庭的。水电站竣工了,两人也就分手了,此后不再见。这本来是一个烂俗的故事,却被讲得清新而脱俗,哀婉中有淡淡的回味。我甚至怀疑是尹健自己写的。
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这是尹健写在诗集草稿扉页上的一句话,一句俗语,一句诗,现在成为一句遗言,有着他对人生最为通透的理解,也是他最深的遗憾。他几乎走遍了全中国,却把生命留在了自己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尹健抽屉里还有一叠材料,一看,让我心惊胆颤,写的是水电站和地震,他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建议不要修两河口水电站,因为这里是地震带,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两个地震断裂带的交汇点,如果大坝产生的重力打破了原来的预应力平衡,会导致不可估计的灾难。
尹健曾经给我提到过这些问题,但是没有那么详细具体。一个水电站的设计者,居然是建设的坚决反对者,白天设计,晚上反对,他的生活很充实和矛盾,正如他的感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