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等的宽幅呢绒被勋贵和高级军官们所消费了,而廉价的新呢绒则成为了中下级军官们的日常服饰。当京城穿用呢绒的风气形成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了地方甚至是海外。这样一来从英国进口的呢绒终于不再亏本了,但是大明的商人们却看中了这个新兴起来的纺织品市场。
大明的军队数以百万计,即便去掉南方那些不适合穿用呢绒的地区,一年最起码也能消耗上百万匹呢绒制作的冬装,这还没提蒙古、**、日本等地区的军队呢。
再加上,此前皇帝从海外收购的美利奴等绵羊差不多在河北、承德等地形成了群落,国内并不是没有羊毛原料来源了。因此,一些大明商人们正千方百计的想要从英国这边弄些工匠回去,在国内设立呢绒制造工厂,以赚取更多的利益。
英王查理一世再次对出口呢绒加税的行为,刚好给了这些大明商人一个借口,让他们开始缩减呢绒订单,并把原因推到了英王加税的头上。
库尔缠知道这些商人的小算盘,但也只是给他们下达了一个底线,要求他们缩减的份额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10%。毕竟库尔缠知道,皇帝之所以要维持着呢绒贸易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这么一点点经济利益,而是要让英国的商人和民众更为倾向于同大明结盟的立场。
两国结盟对于大明的未来好处,他一时还未能看到,但自从中英呢绒贸易额度不断上升之后,大明商船在大西洋内的安全更加受到英国海军的重视了。原本抵触中国商船直接进行跨洋贸易,宣称应该由英国商船运输进入英国货物的声音,已经完全被呢绒商会给压制了下去。在英国,大明商船和商人享受到了本国的待遇。
现在因为英王对于出口呢绒的加税行动,呢绒商人、毛纺织工人、羊毛商人、乡村地主都受到了一个极大的挫折,也令的原本左右摇摆的城市居民,现在转而开始倒向议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