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钛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为帝王,自然希望天下英杰都能为己所用,为朝廷尽可能多招揽有用之人。
然而,唐太宗这句“天下英雄”的范围,在贞观年间,恐怕也只是自作多情罢了。
因为天下英才之中,有不少是寒门之士,而寒门之士的真正崛起,不是此时,也不是在唐朝!
整个唐代士族出身的登科者占进士科的比例在七成以上,特别是百官魁首宰相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就说明了唐代时期,士族在科举考试,特别是进士科考试当中,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而那些寒门之士,虽然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却依旧难以实现“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壮志。
主要的原因是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观念,在隋唐时期依然影响深远。
士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皇权还要稳固,即便王朝兴替,高门大族却依然稳如泰山,以至于新兴王朝虽然对其恨得咬牙切齿,还不得不对之倚重颇深。
次要的原因就是,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为朝廷取士,不拘一格,士族寒门都是一视同仁,然而在古代,教育资源非常稀缺的情况之下,士族本身在垄断教育这一块,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跟士族子弟相比,寒门子弟在学习的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