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7页)
豢龙氏千里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更衣室,队友们将他高高抛起,欢呼声此起彼伏。但高俅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护腕上,那个陪伴他走过无数风雨的青铜护腕,此刻显得格外温暖。他知道,无论未来走到哪里,这个护腕都会提醒他,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的足球信仰是什么。
第七章
青训营的墨香时代(2027-2035)
退役后的高俅在广州创办齐云青训营,大门两侧挂着木刻对联:十二皮缝纳古今,一双铁脚走天下,横批圆社新声。训练场上,孩子们穿着绣有十二瓣纹的球鞋,听他讲鸳鸯拐的要领:不是让球飞起来,是让它在两脚间跳舞,就像你们玩《原神》时连招的节奏——轻重缓急,皆有章法。老祖宗说'鞠难得而易失',所以每一次触球,都要像捧着易碎的瓷器。他亲自设计训练器材:用竹竿搭成风流眼,让孩子们练习精准射门;在地面画八门阵图,模拟古代蹴鞠的跑位。
青训营的生活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每天清晨,孩子们会跟着高俅练习桩功,学习如何通过站桩来增强下盘稳定性。他会耐心地纠正每个孩子的姿势:膝盖不要内扣,要像松树一样挺拔,这样才能站稳脚跟,控制好球。上午的训练则采用现代足球的训练方法,强调团队配合和战术意识,高俅会用动画片里的角色来比喻战术,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他从不让孩子们看《蹴鞠图谱》,却在教室墙面上用3D投影还原南宋《蹴鞠图》:十个少年围着鞠球,其中一个的动作,与他在2026年世界杯上的倒钩分毫不差。看见没他指着投影,八百年前的前辈,早就知道怎么用脚背外侧发力,怎么在包夹中寻得生机。现代足球的'控球率'、'压迫防守',在老祖宗那里叫'八门阵'、'连环拐',道理都是相通的。孩子们似懂非懂,却记住了他说的踢球如做人,要像护腕上的纹路,经得起打磨,藏得住故事。
在青训营的日子里,高俅不仅是教练,更像是孩子们的长辈。他会在训练后给孩子们煮艾草粥,讲述石牌村的故事;会在雨天带着孩子们在室内练习桩功,讲解《蹴鞠图谱》中的奥秘。有一次,一个叫小雨的女孩在训练中摔倒,膝盖擦破了皮,高俅亲自为她上药,还送给她一个绣着十二瓣纹的护腕:戴上这个,你的膝盖就会像铁一样硬。女孩感动得眼泪汪汪,从此把高俅当作自己的偶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训营的孩子们逐渐成长,开始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他们的技术风格独特,既有现代足球的团队配合,又有古代蹴鞠的灵巧多变,常常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人们开始意识到,高俅创办的青训营正在培养一种全新的足球风格,一种融合了古今智慧的足球艺术。
第八章
博物馆里的未竟诗(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