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0/11页)
悦剑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45年秋,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槐花村时,汶河的槐花正开得铺天盖地,像给河水盖了床香被。陈明远穿着缴获的日军大衣,站在老槐树的残根旁,看着王大栓将膏药旗撕成碎片,抛向空中的槐花雨。旗面上的太阳图案被槐花覆盖,成了朵巨大的五瓣花,花瓣上还沾着鬼子的血迹。
明远哥,美惠子小姐来了!少年的喊声里,穿中式旗袍的女人提着行李箱走来,颈间戴着串槐木珠子——那是用老槐树的残枝做的。她蹲下身,抚摸老槐树的残根,指尖划过当年的弹痕:我带来了京都的樱花树苗,想种在这儿。
陈明远看着她眼中的期待,想起三年前那个槐花未开的清晨,她穿着和服走进村口,樱花徽章刺痛了他的眼。此刻,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血槐种子:好,但我们要先种上蒙山的槐树苗。血槐耐旱,哪怕石缝里也能扎根。
二、花之共生
深秋,槐花村小学的教室传来朗朗书声。美惠子握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和平二字,忽然听见窗外的惊呼:鬼子的运输机坠毁在蒙山!她跟着孩子们跑出去,看见雪地里散落着日军的遗物,其中个漆盒里装着半瓶槐花蜜,瓶身贴着张字条:昭和二十年春,于槐花村采集,愿此蜜能解思乡之苦。
救援现场,陈明远发现字条背面画着樱花与槐花共舞的图案,落款是奈良美惠子。他望向不远处的女人,她正帮着村民包扎伤员,袖口露出的刺青已被槐木珠子遮住。雪后的老槐树旁,两棵新树并肩而立——左边是蒙山血槐,右边是京都樱花,树根在地下交缠,像两只握在一起的手。
等明年春天,它们就会开花了。陈明远将槐花蜜洒在树根下,蜜香混着雪水,渗进泥土。美惠子点点头,忽然用日语轻轻唱起《樱花祭》,却在副歌处换成了张秀兰教她的槐花民谣,两种旋律交织,像汶河的水与樱花的雪,在蒙山深处奏响和平的乐章。
三、槐花永恒
1949年春分,陈明远站在汶河渡口的石碑前,看着槐花渡三个大字被重新漆成红色,笔画间嵌着细碎的槐花干。王大栓带着民兵们在河边植树,新栽的槐树苗在春风中摇曳,像极了当年的老槐树,只是枝头多了几只衔着樱花的燕子。
明远哥,省里的同志说,要把咱村的故事写成书。如今已是民兵队长的王大栓,袖口别着枚槐木徽章,就叫《槐花渡》,咋样陈明远望向河对岸,美惠子正在教孩子们辨认槐花品种,阳光穿过新抽的槐叶,在她发间洒下点点光斑,像极了当年地道里的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