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11页)
悦剑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分前夜,槐花村的晒谷场燃起九堆篝火,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张秀兰带着妇女们扎槐花灯,每盏灯的骨架都是五瓣槐花形状,灯面用浸过桐油的槐叶拼成蒙山地形图。大妹子,这叶尖朝东的,可是鹰嘴崖王大栓的娘指着灯面,针尖在槐叶上绣出一道细痕。
正是。张秀兰点头,鹰嘴崖下有地道口,绣三朵槐花,游击队就知道是咱村的信号。她忽然看见陈明远走来,手中捧着盏特别的灯——灯面绣着血槐花,花蕊处藏着枚指南针。明远设计的,她对妇女们说,血槐灯一亮,八路军就知道该冲锋了。
美惠子站在日军瞭望塔上,望远镜里的灯阵让她想起京都的大文字烧。忽然,灯阵开始变化,三长两短的节奏让她心头一紧——那是摩尔斯电码的敌进我退。更让她心惊的是,最后灯阵组成的,是朵巨大的血槐花,花蕊处的火光格外刺眼,像滴在宣纸上的鲜血。
中队长,共军在用灯光传讯!松本少佐的军刀指向河面。佐藤举起望远镜,却只看见满江浮动的槐花灯,像极了老家琵琶湖的放生灯:八嘎!不过是支那人的愚民祭典。他没看见美惠子眼中的震惊,更没看见灯阵暗语的最后一句:槐花已开,速来。
二、地罂听风
霜降那日,陈明远在地道深处发现了祖先的手记,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血槐花。泛黄的宣纸上,用槐花汁画着地罂听装置:埋陶罂于地,覆薄皮,令聪耳者伏罂听之,审知穴之远近。若涂槐花蜜于罂壁,可放大声响三倍。
大栓,带三个人去槐花井。陈明远指着地道中央的天井,把槐花蜜涂在陶罐内壁,记住,要顺时针涂三圈。少年刚要走,他又塞给对方半块槐花饼,饿了就吃,别学鬼子搞什么武士道,咱蒙山汉子不饿肚子打仗。
地道里,四个青壮趴在陶罐旁,耳朵贴着罐壁。王大栓忽然抬头:明远哥,听见了!鬼子的铁锹声在正北,约摸二十丈!陈明远点头,往地道壁上贴了片血槐叶——这是警示标志,提醒此处有监听点。
与此同时,美惠子正在分析挖掘队的情报。技术员的报告让她心惊:地下传来嗡嗡声,像是槐花在振动。她忽然想起《墨子·备穴》里的罂听术,难道支那人用槐花增强了声波传导当她带着仪器来到地道口,却只闻到浓郁的槐花香——陈明远早已让人在周围焚烧槐花炭,干扰了仪器的灵敏度。
三、血槐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