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40小时不眠不休,方案终于敲定。双星不分离,交替使用燃料,目标是将远地点推至38万公里。3月18日12:42,第一次轨道机动正式启动。
张皓站在控制台后,死死盯着屏幕。发动机点火持续1200秒,这是史无前例的长时间太空点火。任何偏差——质心偏移、推力失衡——都可能让双星失控坠入更危险的轨道。大厅安静得可怕,技术人员眼眶布满血丝,有人咬着指甲,有人反复擦拭眼镜。屏幕上的动画显示双星缓慢攀爬,张皓的心跳从每分钟60次飙升至120次。
点火结束!飞控主管温旭峰打破沉默,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轨道控制成功!
掌声如雷。张皓对身旁的同事许高杰挤出一句:满分!两人短暂拥抱,眼角湿润。几天后,第二次近地点机动将双星高度推至38万公里,成功越过死亡线。但救援远未结束,电力危机和轨道精调仍在考验团队的极限。
第三章:折翼的灵魂
2024年4月10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救援进入第28天,团队疲惫不堪。DRO-A/B的折翼虽顽强发电,但电力始终不稳定,忽高忽低的电压像一颗定时炸弹。李霜琳与蒲京辉夜以继日,升级星上软件,开发自适应算法,最大化太阳能采集效率。尹永辰则埋头完善轨道预测模型,精确到厘米级,确保星座的长期稳定性。
张皓注意到团队的憔悴。孙洋的眼神少了往日的锐气,李霜琳的笑容勉强,蒲京辉的冷笑话越来越少。他自己也常被噩梦惊醒——梦中,双星坠入黑暗,化作无声的尘埃,团队的努力如沙粒随风散去。
我们需要喘口气,张皓对王文彬说,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再这样,团队会垮。
王文彬叹了口气,皱纹更深了:上面催得紧。国际上都在盯着我们,NASA刚宣布加速他们的月球计划,欧空局也在布局中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