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老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千年后,人类才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最终是跟大自然在做交易。虽然我们开疆拓土,人类的足迹踏遍了地球表面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可以上天下海入地,但是狂风暴雨、赤日炎炎之时,我们就会退避三舍;当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呈持续状态,或者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后,人类根本无还手之力,只能另寻避所。
于是,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供给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来寻找更多的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另一方面又用战争、贸易等暴力和掠夺的方法去占有愈发稀缺的资源。
如果上帝时刻关注着人类的命运,那么他一定会觉得人类一直以一种可悲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人类一方面在繁衍生息,一方面却不断地和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子孙争夺生存的资源。
人,或者说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不断前进。
看看AI的发展史吧。最初,人类通过发展AI,期望这种人工制造的智力系统能够帮助人类加快运算,提高智力水平,更希望AI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自我革新。但是,人类又害怕AI这种新兴的生产力有朝一日会摆脱人类的控制,从而反制人类社会。这种自我矛盾的心态,使得AI的发展越来越受限。
这一奇怪的现象恰恰又是历史的重复。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极度低下,生存的威胁无处不在。在抵挡了猛兽的攻击之外,还要防范其他部落的进攻。而冲突的根本就是食物的有限性。当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文明阶段,食物的供给有了极大的保障;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食物不再短缺,人类终于有时间去创造更多的精神文明。但是,尽管超过九成的人口定居于农村,祖祖辈辈在有限的土地上耕作,统治者仍然害怕他们会获得太多的财富,从而变得无法控制。而且,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不期而遇的战争,都会导致农业减产。于是,各个封建阶层都试图用各种方式制约农民的自由迁徙,并且用严苛的税收制度盘剥底层人民的收入,使之长期受制于权贵阶级和更上层的皇族。
然而,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就像是埋植在人类基因深处的终极密码,不断推动生产力更新发展。当工业变革来临,农村土地无法再束缚人类自由活动的脚步,政党、议会日益要求从教会、王室和其他权贵手中获得平等的权力,人类再次以各种暴力和非暴力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
尽管乌托邦的社会只是存在于小说之中,但是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现代文明社会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多重约束,实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为均衡的发展状态,人类又一次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